摘要:根据《实施方案》,在提高城镇道路设施服务水平方面,宁波要改善城镇道路条件,市域范围内2019年力争新改建64公里以上道路,同步加快交通标志标线的标准化改造,县市建成区主干道交通标志、标线、信号灯、隔离护栏等交通安全设施的设置规范率大于95%。
\
炫舞绿色气站 通讯员供图
“这些年,我们镇上、村里的道路很多都陆续进行了改造,出行方便了很多。”余姚陆埠镇村民李师傅说,对比之前的坑坑洼洼,雨天容易积水的路,现在余姚一些村镇的路面,变得平整美观了。
提高城镇道路设施服务水平,体现了宁波治堵范围的全域化和治堵工作的纵深推进。在日前下发的《宁波市治理城市交通拥堵暨公交都市深化建设和道路文明畅通提升2019年实施方案》(以下简称《实施方案》)中,完善全域治堵、创建全域交通治堵新格局也成为今年交通治堵的重点工作之一。□记者陶倪通讯员汤林
构筑“双快”交通网络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
“宁波将加快构筑由市域干线道路和市域城际铁路组成的‘双快’交通网络,加强宁波都市圈交通联系,全面推进全域范围城乡公交一体化。”市治堵办负责人透露,要实现这个目标,必须加快推动宁波至慈溪、杭州湾市域城际铁路建设,提前谋划城际铁路周边用地,推动以城际铁路为核心的土地开发模式,提升都市区交通联系便利度,同时加快推进杭甬高速二期、象山港高速建设,为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条件。
今年,宁波将结合小城镇综合整治成果,重点推动公交优先设施的建设,进一步贯彻公交优先理念。市域范围内,今年新增5公里以上公交专用道,建成的公交首末站不少于4个,开工的公交首末站不少于4个,立项的公交首末站不少于4个,新增改造公交停靠站不少于197个,其中港湾式公交停靠站不少于135个,新增清洁能源公交车不少于292辆,清洁能源出租车不少于30辆。同步强化近郊区乡镇与城市的联系,加快乡村公交建设,打造村村有站点、镇镇有枢纽的乡村公交格局,保持全市城乡客运一体化的5A级水平。
另据《“十三五”治理城市交通拥堵规划》,各县市需结合实际情况,高标准落实治堵项目的推进工作。其中余慈、杭州湾地区应着重推动绿色交通出行、整治交通秩序,象山、宁海地区应注重特色旅游交通的打造。本篇文章来源于http://www.mybw01.com 新闻部网络转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