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月13日,茅台集团结对帮扶道真县满5周年。在茅台帮扶下,道真县于2019年摘掉了贫困“帽子”,如今新冠肺炎疫情和雹灾突然来袭,无疑给道真县刚刚站住脚的扶贫局面带来了严峻考验。
几日前,茅台集团党委书记、董事长高卫东亮相“云财经云峰会”并表态:“怎么样做好主业稳增长、扩大就业保民生,怎么样围绕脱贫攻坚、全面小康做得更多、更好,最大限度地为国家和社会多做贡献,是茅台最想做和最该做的事情。”
5月17日,中央支持新时代西部大开发36条措施公布,此时贵州正在全面消除贫困的主场冲刺。业内认为,茅台在道真县的扶贫样本,对于探索产业联动助推区域均衡发展有着特殊的借鉴意义。
铺就3100公里产业路
疫情汹汹,滞留道真的外出务工人员众多,形势严峻。早在大年初六,茅台集团扶贫工作队的徐也涵、胡备、周启康、邬伦涛,就提前从仁怀家中返回道真驻地。紧接着在2月25日,茅台集团高层赴道真调研防疫及脱贫攻坚工作,来自集团公司、酱香酒营销公司、技开公司等单位的防疫资金和相关物资,也迅速抵达了道真。
对于茅台而言,道真是相隔300公里的特殊“亲戚”。这个连接黔中、成渝两大城市群的咽喉要塞之地,本应左右逢源,现实却是夹在大娄山和武陵山两大山脉间长期忍受贫困。
2015年5月13日,茅台首次将道真县确立为精准扶贫对象。按照茅台的思路,这次扶贫要找准发力点,才能最大化企业公益的效能,推动道真摆脱封闭,发挥自然资源优势,为两大城市群提供包括特色农产品在内的配套,进而嵌合到中国经济发展的大局中去。
2015年11月,《茅台集团基层党组织结对帮扶道真县贫困村工作方案》出台,将茅台特色的扶贫模式概括为三点:一是“60·48”工程,即全集团60个基层党组织,成建制结对帮扶道真全县48个贫困村;二是“金融撬动、交通拉动、产业带动、党建联动、人才驱动、教育推动”的“六动”扶贫模式;三是“品牌带产业、企业带基地和合作社带农户”的“三带”模式。
时隔5年,茅台扶贫模式在道真取得了成效。2015年至2019年,茅台集团资助道真累计修建的产业路达3100余公里,连接最高海拔的麻抓岩(1939.9米)和最低海拔的芙蓉江出境处(317.9米),成为连接道真县与外界的“毛细血管”。而在2014年,道真全县277个建制村中有92个村公路未硬化,200个10户以上集中居住的寨子未通公路。
基础设施升级,让道真拥有了资源整合、实现产业化转型的要素。2018年以来,道真最大的变化是各种村产业的快速成长。据当地村民介绍,过去道真是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,不得不出门务工,如今村里劳动力严重不足;过去60岁以上的老人无法外出务工,现在他们反倒成了村里的劳动主力军。http://www.mybw01.com